先做出个垃圾产品出来,不失为项目启动的良好开端!
比如,当我想要写一篇文章时,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构思、收集资料和修改上。我们总希望一开始就能写出完美的文章,但这往往会导致拖延和焦虑。相反,如果我们放下对完美的追求,先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写出来。这个“垃圾”可能并不完美,但它是一个起点,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。通过实际的写作过程,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思路和灵感,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。
你不要妄图做个完美的产品出来,因为也不大可能。
所以,就没必要内耗了,先整出一个产品出来!
比如你做了个网站或者软件,起码先把草图弄出来啊,不能一直在设想中!然后尽快做出一个V1.0版本。后面,无论你是想把你的网站完善得再牛逼,那都是后话了。
犹豫大多是知识不足、太在意结果、怕亏怕输……很多人是踌躇满志,但是最后仅剩下踌躇。
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既然那么多,不如再拖拖?”于是,很多人是拖着拖着就没有然后了,拖着拖着就潦草了事了。
拖延一时爽,该做的还是要做,完成和完美之间总是存在差别。
而先做个“垃圾产品”出来,能帮你克服拖延症、犹豫不绝和过渡准备,摒弃不必要的完美主义理念。
2、没那么多人在意你
很多时候,客户,甚至于说做软件的公司本身,都存在一个误区:
误以为,咱们得把网站或者软件做得尽善尽美,不然潜在的客户看到就对咱们的印象大打折扣了。其实,比如你做个网站或者一项互联网产品,从策划—运营—落地—触达用户,绝对不是个极为快速的过程。懂我意思吧?
再讲一个比较扎心的:你做的东西,以为是设计很精美了,功能很完善了,也仅仅可能是“你以为”。
要知道,天外有天人外有人,真正厉害的人看到你的产品,或许会嘲笑你自以为很厉害的作品。
但是,那又怎么样呢?
至少你勇敢得迈开腿了,并且真正上线了!
3、不断完善
很多的大型软件公司,也是在不断升级他们的软件产品。
微软的windows系统想当年还用过98系统,现如今呢?
而国内咱们用的QQ、微信,难不成一开始就长得和现在一模一样?
你先做个“垃圾产品”出来,不代表你就仅满足于1.0版本!
更不是代表是个忽悠人的“真垃圾”产品!
上线后,你完全是可以再不断完善和升级换代的。
当然,也有过来人会告诉你,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。
可是,谁是一开始就是上帝视角?知道什么是稳赚不亏的方向?
方向固然重要,但即使是摸着石头过河,也不是让你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随意瞎溜达。
你要是觉得试错成本高,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你的野心够大,而能力和眼界还达不到。
那就小范围慢慢开始,100W的项目你搞不定,那搞个5K的项目行不行?
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内容均为原创,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后方可合法转载!